新闻: 計算5種污染物含量‧新加坡每3小時公佈指數

星洲日報, 23 Jun 2013

(新加坡22日訊)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數是根據空氣中的5種空氣污染物,即直徑在10微米以下 的可吸入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與臭氧(ozone)含量進行計算。

為讓公眾更瞭解空氣污染情況,新加坡環境局已在網站公開根據前三個小時數據計算的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例如,網站在中午12時更新的數據是根據上午10時、11時與12時的數據平均後所得出的空氣污染指數。

新加坡相信是唯一公佈三小時污染指數的國家,以及公佈包括空氣微粒濃度指數和5種污染物指數的國家。

空氣微粒濃度指數(PM2.5)
引發哮喘支氣管炎

空氣微粒濃度指數(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2.5指的是直徑小於2.5微米的空氣懸浮微粒。

健康危害:與直徑在70微米左右的頭髮相比,PM2.5微粒看似微不足道,但越小的微粒其實對肺部的侵入性越大,若這懸浮微粒的濃度過高可能引發哮喘和支氣管炎。

有人甚至形容PM2.5為“入肺微粒”,一般顆粒能進入氣管,但PM2.5卻可能進入血液、支氣管、心臟甚至腦部。

PM2.5介於每立方米150至250微克時,有心肺問題者、孩童或老年人應待在室內;普通人應避免所有戶外活動。

可吸入懸浮微粒(PM10)
累積在呼吸系統

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

健康危害:可吸入懸浮微粒(PM10)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

它被人吸入後,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許多疾病。對粗顆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

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
引起肺喉水腫等

二氧化硫是無色、容易產生作用的氣體,在低濃度時是無臭的,但在極高濃度時卻有刺激性酸味。主要形成過程,是在燃燒礦物燃料和處理含硫礦物時生成。

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

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小時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症或灼傷。

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症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中毒恐缺氧窒息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嗅、無味的氣體,是在不完全燃燒碳的情況下產生的副產品。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進入人體之後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進而使血紅蛋白不能與氧氣結合,從 而引起機體組織出現缺氧,導致人體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故易於忽略而致中毒。常見於家庭居室通風差的情況 下,煤爐產生的煤氣或液化氣管道漏氣或工業生產煤氣以及礦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
導致呼吸道症狀

二氧化氮是一種腐蝕性高和氧化能力強的紅棕色氣體,不溶於水,具特徵性的甜味。氮氧化物在許多職業均可接觸到,包括用乙炔吹管焊接、電鍍、金屬清洗和採礦業,及在製造染料、油漆或使用硝酸的過程中均可接觸氮氧化物。

健康危害:接觸150mg/m3以上的二氧化氮324h後,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發熱、氣急等,痰中帶血絲、虛弱、噁心和頭痛。

臭氧(ozone)
損害深部呼吸道

臭氧在常溫下,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

健康危害:臭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它主要是刺激和損害深部呼吸道,並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對眼睛有輕度的刺激作用。

當大氣中臭氧濃度為0.1mg/m3時,可引起鼻和喉頭粘膜的刺激;臭氧濃度在 0.1-0.2mg/m3時,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同時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臭氧濃度在2mg/m3以上可引起頭痛、胸 痛、思維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肺氣腫和肺水腫。

臭氧還能阻礙血液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使甲狀腺功能受損、骨骼鈣化,還可引起潛在性的全身影響,如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某些酉每的活性和產生溶血反應。

Source: 星洲日報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