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 News

#173210336 / gettyimages.com 星洲日報, 14 Jun 2014 (新加坡14日訊)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將從下星期一起啟動每日煙霾預報系統,同時公佈由衛生部發出的每日健康指示,協助公眾對可能重返的煙霾天氣有所防備。 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也召集23個政府部門和機構進行協調,要求它們各自做好應對煙霾準備。政府儲備的N95口罩有1千600萬個,因此公眾也無須擔心口罩貨源不足。 環境局、衛生部、教育部和人力部發表聯合文告指出,本區域已進入西南季候風季節,過去幾天的乾燥炎熱天氣對周邊地區開始造成影響,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上的一些地方也出現零星火點。 6月至9月間,適逢本區域進入西南季候風季節,天氣多以乾燥炎熱為主。接下來,西南季候風力度將持續增強,風向預計多從西南或東南方向吹來本地。 風向轉變將引發跨境霾害 新加坡氣象署之前預測,區域未來幾個月將出現輕微至中等程度的厄爾尼諾(El Nino)現象,加劇乾旱情況。乾熱天氣將增加周邊國家發生林火的風險,若風向轉變,將引發跨境霾害。 不過,風向並不是導致煙霾重返的唯一原因,火點數量、林火程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能決定跨境煙霾的影響會多嚴重。…

Haze News

星洲日報, 24 Jun 2013 (新加坡24日訊)新加坡的經濟學家柯仲佑說,新加坡於1997年“抗煙費”達3億8千300萬多元(約9億5千750萬令吉),因此,建議根據成本決定援助力度,並考慮通過第三國來施壓。 擔任新加坡經濟學會會長一職的柯仲佑教授說,到底第三國家是誰,應由當局去尋找和決定。 “這是跨國境的空氣污染問題,牽涉到主權課題,新加坡能做的不多。但如果新加坡能通過一個對印尼有影響的第三國家,向對方施壓,這樣的介入模式就能落實。” 他說,計算煙霾的成本,有助於決定要向印尼提供多少援助,並更好地協助受煙霾問題衝擊的領域。 也是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主任的柯仲佑說,抗煙成本包括醫藥費、旅遊業損失、商家所受的衝擊和購買的口罩。 他以此計算出,新加坡在1997年受煙霧困擾時的“抗煙費”,高達3億美元。 柯教授說,通過這樣的成本效益分析,新加坡就能憑具體數據,尋找一個新加坡對其有影響力的國家,對印尼施壓,加速和長期地撲滅林火。 Source

Haze News

星洲日報, 23 Jun 2013 (新加坡22日訊)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數是根據空氣中的5種空氣污染物,即直徑在10微米以下 的可吸入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與臭氧(ozone)含量進行計算。 為讓公眾更瞭解空氣污染情況,新加坡環境局已在網站公開根據前三個小時數據計算的三小時空氣污染指數。例如,網站在中午12時更新的數據是根據上午10時、11時與12時的數據平均後所得出的空氣污染指數。 新加坡相信是唯一公佈三小時污染指數的國家,以及公佈包括空氣微粒濃度指數和5種污染物指數的國家。 空氣微粒濃度指數(PM2.5) 引發哮喘支氣管炎 空氣微粒濃度指數(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2.5指的是直徑小於2.5微米的空氣懸浮微粒。…

Haze News

星洲日報, 20 Jun 2013 (印尼˙雅加達20日訊)印尼人民福利統籌部長阿貢拉克梭諾形容,新加坡投訴蘇門答臘林火帶來嚴重煙霾籠罩該國,是“小孩子般的行為”。 阿貢說:“新加坡的舉止不應該像個小孩子般,發出這些牢騷,這(煙霾)不是印尼政府要的(局面),這是因為大自然(所造成)。” 他指出,印尼政府將拒絕新加坡政府給予的任何財務援助,除非那是一筆龐大的數額。 “除非(新加坡)要給我們一筆巨額款項,(否則)我們不會考慮接受;若只是50萬或100萬美元,我們並不需要這筆錢,我們倒不如動用國家的預算。” 他披露,印尼政府正展開調查,以揪出必須對煙霾負責的公司。 “那邊(蘇門答臘)有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公司。” Source

Haze News

星洲日報, 20 Jun 2013 (新加坡20日訊)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維文醫生昨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說:“近20年,煙霾問題不斷捲土重來,已經使新加坡人感到氣憤和苦惱。” 他說,這不是傳統農業燒墾(slash-and-burn)的問題,而是涉及工業規模的濫伐森林與不負責任搜刮土地的商業行為。我們需要政治意志、有效執法和良好的跨國合作來應對。 維文再次呼吁印尼公佈違法企業的名單,並表示倘若有新加坡公司涉及,將採取行動對付它們。 維文與外交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早前已分別聯絡印尼環境部長和外交部長,向他們表達新加坡的深切關注,不過兩國卻對誰應對煙霾問題負責產生分歧。 法新社引述印尼林業部官員指在印尼投資棕櫚油產業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公司也要負責,維文前天透露已向印尼環境部長巴塔扎爾提議公佈這些違法企業的名字,昨天他進一步強調,倘若發現有哪些新加坡公司涉及燒芭,將採取行動對付它們。 他指出,煙害在更大程度上是商業問題而不是環境問題。 2棕油企業稱沒燒芭 兩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棕油業者昨天對媒體澄清,它們在蘇門答臘的棕櫚種植園都有嚴格的防燒芭準則。 其中一家是金光農業資源,它表示在乾旱季節期間,公司會加緊監視和巡邏火點,若發現有違法燒芭活動,就會通報當局;另一家豐益國際則透露,公司向來禁止燒芭活動,並且推行火點管理計劃。 Source  

Haze News

星洲日報, 20 Jun 2013 (新加坡20日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凌晨1時許更新面簿網頁說,今早的第一件任務就是與部長們討論空氣污染指數超標的事宜。 此外,環境局局長陳國強今天一早帶領代表團,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與當地政府官員展開緊急會談,吁請對方撲滅印尼蘇門答臘林火。 環境及水源部長維文醫生表示,這類的緊急會晤是頭一回,新加坡將吁請印尼方面採取進一步行動。他說:“我們預計會達成進一步協議,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從源頭下手,源頭就是不加節制的燒芭活動。” 外交部長尚穆根昨晚近11時也更新他的面簿網頁,表示新加坡將在會議中向對方提出建議,並向對方闡述新加坡希望看到的行動。 啟動跨部門行動小組 此外,空氣污染指數飆升到高危水平,由23個政府機構組成的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全面啟動,除了向成員機構屬下的各個組織發佈行動指導和警示通告,也將密切監督煙霾情況,以保障公眾安全。 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Inter-Agency Haze Task Force,簡稱HTC)的23個政府機構包括教育部、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國防部及內政部等。由國家環境局昨天深夜發出的聯合文告指出,鑒於目前的煙霾情 況,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已全面啟動,“以協調各自的行動計劃,減緩煙霾對公眾的影響”。…

Tropical Cyclone

台风在马来西亚并不常发生,因为马来西亚坐落在赤道的附近。以前的科学家都认为,在距离赤道300公里的范围,都不可能发生台风。 台风在马来西亚的主要影响,都是发生在沙巴州。每年西太平洋的台风季节,沙巴州都可能会被越过菲律宾的台风的“尾巴”扫过,带来恶劣的天气如大浪和强降雨。 可是马来西亚真的没有台风着陆过吗? 马来西亚的却有热带风暴着陆。台风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以风速来分类 热带低气压 (<64 km/h) 热带风暴 (64 - 117 km/h) 台风 (>118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