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星洲日報,29 Dec 2012 (吉隆坡29日訊)國大科技系地質課副教授達祖說,斯迪亞旺沙嶺山坡防護牆崩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採用不恰當的方式興建防護牆。 噴漿混凝土防護度不足 他對馬新社說,雖然噴漿混凝土防護牆可避免水流入泥土中,但是牆壁無法覆蓋的部份,還是會讓水流入,這道牆也防止水流出。 “也就是說,水能夠流進去卻無法排出。因此,地下水壓迫和破壞牆壁,導致土崩。"他指出,在高度變質岩採用噴漿混凝土,防護度不足。 “適用於這類岩石的斜坡防護必須是透水性強的方式,例如鐵絲網牆,讓滲入的水可以排出,也能夠讓斜坡長出植被,斜坡可免受侵蝕。" 他指出,大馬有不少地方採用這些錯誤的防護牆,往往在10至15年後已經無法保護斜坡免於崩塌。 “噴漿混凝土防護牆只適用於比較堅固的花崗岩斜坡,但是這種防護牆比透水性牆便宜3至4倍,因此比較常被採用。" 斜坡切割度太高 他說,該區的斜坡也被切割得太高,接近60度角,而且房屋太靠近山腳下了。 敏感地段發展計劃專家邱啟輝(Tew Kia Hui人名譯音)說,噴漿混凝土防護牆的設計是為了防止侵蝕,但是不宜在不穩定的土地上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