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ught ENSO News

#486455457 / gettyimages.com   星洲日報, 7 Jun 2014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6日訊)水利灌溉局發言人莫哈末哈菲茲說,該局將在週三(11日)與各州水資源管理和水文組官員舉行會議,為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現象做好準備。 他表示,屆時國家安全理事會、氣象局及森林研究局官員也會出席這項匯報會。 18水壩超過50%蓄水量 他說,所有負責管理水壩的機構將會根據氣象局提供的資訊,並全面關注厄爾尼諾來襲時的情況,而且也會時刻監督旱季來臨的徵兆。 他今日以電郵回覆星洲日報的提問時說,根據水利灌溉局旱季資訊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國內21個水壩當中,共有18個水壩擁有超過50%蓄水量。 另外,也有2個擁有100%蓄水量的水壩,即霹靂州烏魯近打水壩和柔佛州嗎什水壩。 他指出,柔佛州4個水壩皆擁有超過70%的蓄水量;霹靂州紅泥山水壩有超過75%的蓄水量;雪州水壩除了雪蘭莪河水壩在截至6月4日為止的蓄水量達43%之外,其他水壩都有超過65%的蓄水量。…

ENSO News

星洲日報, 2 Jun 2014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2日訊)大馬氣象局企業與商業服務部門主任莫哈末希桑指出,該局目前未偵測到厄爾尼諾(El Nino)襲大馬的跡象,因為中部熱帶太平洋海水的平均溫度依然保持在攝氏0.5度以下。 英國氣象局早前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極大可能在年中侵襲東南亞地區,希桑表示這個現象可能是在6月、7月或8月才發生,但目前為止一切正常。 他說,根據研究顯示,在還未確定厄爾尼諾何時來襲之際,該局預料沙巴和砂拉越一帶最有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而大馬半島地區的風險則不高。 “如果中部熱帶太平洋海水表現出現異常暖化或超過攝氏0.5度至少連續5個月,以及該局偵測到和確實後,才能對外發表聲明宣佈厄爾尼諾到來。” 他說,不管怎樣,該局已經為厄爾尼諾來襲做出充份的準備,而且也會展開造雲佈雨的行動面對天氣干旱的情況,為最壞的現象作出打算。 他指出,該局將會於本月杪或7月初公佈最新進展。 Source

ENSO News

星洲日報,20 May 2014 (布城19日訊)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拿督依溫依賓促請各界預先為即將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做好準備,以減輕厄爾尼諾現象和西南季侯風所帶來的影響。 他說,儘管當局還無法確定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但他勸告人們最好做足防範措施。 他今日發文告勸請人們儲存足夠的水或準備額外的儲水池如池塘、井及其他等,同時即起謹慎和節省用水。 他說,根據聯合國研究顯示,大馬人每天的用水量很高,約310公升,比聯合國建議的國際標準165公升、非洲的50公升、印度的100公升和新加坡的150公升還高。 他促請人們在厄爾尼諾來襲時,依據氣候的轉變來策劃戶外活動。 他鼓勵人們準備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欲知任何氣候變化狀況,可撥打氣象局熱線1-300-22-1,或電郵到mmd@met.gov.my.。 消費人也可瀏覽科藝部官方網站 www@met.gov.my 。 氣象局啟動特委會監督 提高佈雲造雨效率 依溫依賓說,氣象局將會提高佈雲造雨的有效性,以應付厄爾尼諾現象。 他說,該部已展開一項特別的研究,以便優化佈雲造雨的行動。…

ENSO News

星洲日報, 18 May 2014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17日訊)氣象局商業及企業服務部主任莫哈末希山指出,根據國際研究機構的研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幾率為70%,但還需等候一至兩個月才能確定。 他對星洲日報說,厄爾尼諾現象一般發生在6至7月,一般會持續6個月至最高紀錄的18個月,最大的影響是降雨量減少以及氣溫提高。"如果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它所帶來的影響胥視其強度而定,如果是輕度或中度,例如最後一次發生在2009至2010年,對我們的影響不大。” 他說,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則是屬於強烈的程度,降雨量劇減、溫度升高、濕度下跌,其中玻璃市朱賓氣溫的最高紀錄高達攝氏40度。他指出,過去65年來,根據美國的定義,曾經出現24次厄爾尼諾現象;而根據日本的定義,則出現過14次。 準備面對幹旱 針對接下來的氣候變化,他說,氣象局官員已經在天災管理委員會會議匯報,政府各個部門和相關單位已經瞭解未來可能出現的幹旱情況,以便作好準備。他說,厄爾尼諾現象是全球性的氣候現象,一旦降臨則無可避免,只能預先作好準備,幹旱將會發生自然的林火,進而產生煙霾問題。 “環境局加強須執法,以避免露天焚燒;消拯局也需準備充足的消防設備;水利灌溉局則需密切監督水壩的水位。” 他說,氣象局也添購了充足的人造雨用料,例如造雨所需的鹽,以及幹性人造雨需要的化學品,如果情況允許,也可以通過人造雨解決幹旱的問題。 Source

Drought ENSO Haze News

Sinchiew, 8 Mar 2014 (美國‧華盛頓7日訊)美國氣象學家預料,厄爾尼諾現象將於今年夏天和秋天重臨,令東南亞地區和澳洲出現旱災,南美州出現水浸,影響農作物收成。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週四發表每月研究報告,指原本於春天結束的厄爾尼諾現象,有50%機會持續至夏季和秋季,令太平洋的海水持續變暖,天氣繼續反常,導致東南亞地區和澳洲,天氣炎熱出現旱災,影響甘蔗和穀物等農作物的收成,而南美州亦會暴雨成災,該中心自前年以來再發出警告監測氣候變化。 厄爾尼諾現象於1998年,為亞洲和澳洲帶來反常天氣,造成超過2千人死亡,數十億美元農作物受損,而最近一次的厄爾尼諾現象於2009年發生,當時北半球的氣溫驟降,幸無造成人命傷亡。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