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od News

星洲日報, 9 Jun 2013 (馬六甲9日訊)亞羅牙也原住民村甘榜巴泳(Kampung Payung)數十年來每逢下雨,唯一進出村子的道路就必淹水,影響村民生活,出門工作時被迫涉水而過,很不方便。 今早的一場雨,有關道路再次淹水,水深一度達3呎。當地村民表示,以上問題困擾了他們數十年,希望政府可以關注,讓他們擺脫這場夢魘。 蒂芭:道路擴大河堤沒提昇 村民蒂芭(40歲)表示,他在這裡土生土長,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問題。 她說,以前出入口的道路很小,小河旁有個河堤,只要下雨就會淹水。如今道路雖然已經擴大,但是河堤沒有提昇,只要稍微下雨,道路還是會淹水。 她認為,下雨時山上的雨水流下來,小河來不及將山水排出去,導致該處淹水。 朱有旺:多次反映沒下文 村民朱有旺說,今早大約9時許下雨,不到1小時道路就開始淹水,水深一度達二三呎,記者大約中午12時抵達該處時,水位稍微退了一些。 他指出,唯一進出村子的道路淹水後,村民若要去工作,只有硬闖“水路”,涉水而過,給他們帶來很大的不便。 “今早淹水最嚴重的時刻,就連四輪驅動也不能過,必須在路旁等待水位稍微退了一些,才敢入村。”…

Flood News

(星洲日報), 6 Apr 2013 (檳城6日訊)檳州議會解散之後第一天的本月6日早上,迎來了民聯政府上台5年多以來最嚴重的大水災! 水災來襲,民聯議員都以原任議員的身份協助災民,但不忘就水災問題為民聯州政府邀功,同時對國陣作出攻擊。   彭文寶:沒垃圾漂浮水面 負責州愛心社會事務的行政議員彭文寶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出示他以手機拍攝的畫面,證明各災區形同汪洋大海的水面上,沒有垃圾。 他說,這證明民聯州政府過去5年多的刻苦經營,已在這次大水災見效,顯見檳城的河流和溝渠垃圾很少,不像過去般水災時會沖出大量垃圾。 此外,所有海邊河口及大溝渠口的防洪水泵,在這次的大水災都良好操作,發揮了快速抽水功能令洪水消退。前朝時期一些水泵臨到要用時,才發現發生故障不能操作。 劉子健:促中央發治水撥款不果 另一名負責州水利灌溉事務的行政議員劉子健說,民聯州政府於上屆308大選上台以來,至少面對兩次大水災,每一次水災之後,他們都促請中央政府儘快下發治水計劃撥款,可是一直不得要領。 前朝早已進行治水計劃,不過工程沒有按時完成,使到檳城的水患問題不能得到良好的解決。 民聯州政府在大型治水計劃之外,通過清理河流及溝渠,以良好的城市管理,使水災問題得以減輕。…

Flood News

星洲日報, 8 April 2013 (檳城)堅持一定要完成治水工程奏效,過去逢下大雨必定發生水災的林耀春路居民,逃過了週末大水災的肆虐,因而對民聯州政府心懷感激。 這些居民於昨日(7日)上午特別向原任光大州議員黃偉益致謝,感謝黃偉益向承包商施壓,使治水工程於大水災之前完工。 週末的水災是民聯政府上台5年多以來最大的水災,造成水災的3小時降雨量達168毫米,相等於檳城一個月約300毫米平均降雨量的一半。 可是,這麼大的降雨量,並沒有導致過去40年來經常一雨成災的林耀春路發生水患,而它週圍的其他水災黑區,如霹靂路上環的羅眼路一帶和百大年路,都汪洋一片,建築物都浸在大水之中。 吳社佑:以往水淹2呎 這次大雨安心睡覺 73歲居民吳社佑說,像週末這場大雨,當地交通公園一帶應該會遭遇水深約2呎的水災,不過這次他們逃過一劫。 他說,他於上世紀70年代初以3萬9千令吉代價購買了林耀春路的新洋房,後來才發現哪裡是水災黑區。 他特別強調,他和其他居民挺身而出感謝黃偉益,不是黃偉益安排的,而是他們自動自發的舉動。 他說,當地居民每逢大雨都睡不安枕,週末凌晨下大雨時,他們卻可以安心睡覺。 林小姐:老闆難以置信…

Flood News

星洲日報, 8 April 2013 (檳城)雨過天晴,比南利水災區居民清洗泥水髒物和善後。 週六早上檳州發生5年來最嚴重水災後天空仍間斷下雨,但氾濫的河水在中午慢慢退去。在檳島市政局工人清洗街道後,該區交通也早已回复正常。星期日的早上則雨過天晴。因此,災區的居民紛紛清洗泥水和髒物和收拾善後。 周清發:水災漸獲改善 擁固定客戶不會搬遷 電訊公司老闆周清發說,他在該處營業已三年多,有一群忠實客戶,所以就算水災蒙受損失,也沒有想過要搬走。 “水災時有一些水流入店裡,所以我一早回來抹地和清理,並把浸水的東西晾乾。” 他說,該區多年以前可說是逢雨必災,現在的情況已漸獲改善了。 沙林:損失約4千財物 “不會因水災搬家” 馬來老居民莫哈末沙林則說,水災發生時他一人在家,所以只來得及把車移到他處,家具和電器都來不及抬至較高處,所以損失約4千令吉。 他說,這次是他住在該區3年來最嚴重的水災,但他不會因此而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