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Landslides
Landslides
The Star, 8 Nov 2014 CAMERON HIGHLANDS: For shopkeeper Ng Yoke Sun, sleep is a commodity hard to come by since the mud flood claimed much of Bertam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14 Nov 2013 PETALING JAYA: The heavy rain has caused another mud flood in Cameron Highlands, and this time it has affected Taman Pertabalan in Tanah
Read More
Landslides
南洋商报, 18 Nov 2012 (吉隆坡17日讯)近期连日豪雨,公共工程局已开始监督国内33个可能发生土崩的地区。 公共工程局山坡工程主任仄哈山迪博士说,该局很难预测何时会发生土崩,但将一直监督危险地区。 他披露,一些人造山坡若没有妥善管理及设计,邻近一带将有危险,公众应对土崩提高警觉及采取必要行动。 他说,公众要确保沟渠流通,植物与水不要流向山坡,同时也要观察靠近山坡的水管和架构是否有破裂情况。 国家山坡大蓝图(NSMP2009-2023)揭露,吉隆坡是半岛最多土崩的地方,19.2%地区处于危险地带;雪兰莪则名列第2(16.6%),接着是霹雳(13.4%)及(12.3%)。 根据以往土崩的记录,土崩主要发生在山坡发展区,报告也说,受到多项限制导致土崩再次发生,特别是没有效的人力执行指南。 公共工程局指出,该局发现少数专家审核高原发展区,以针对拟定的发展计划进行独立验证。 Source
Read More
Landslides
南洋商报, 5 Feb 2013 (八打灵再也4日讯)公共工程部将设立“土崩预先警报系统”,在某个地区发生土崩之前的两个小时,通过电视和电台广播通知该地区的居民,方便疏散工作,减少土崩的冲击。 2黑区测试系统 该系统是参考香港使用的高科技警报系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香港频频发生土崩事件。 公共工程部斜坡工程组主任仄哈山迪博士对《星报》表示,该部正设立“土崩预先警报系统”,并已在两个土崩黑区,即雪州国际山庄和打巴通往金马仑高原的路段进行实验性的系统测试。 “在该系统下,当局可以在预测土崩发生的至少前两个小时,通过电视和电台广播向当地居民发出警告。” 他说,除发出警报,该组也会在相关地区安置告示牌,提醒公路使用者避开土崩地区附近的道路。 “国家安全理事会也会根据土崩的情形,鉴定土崩地区的居民是否需要疏散。” 仄哈山迪说,斜坡工程组设下目标,该警报系统须达到90%的准确度,因此必须进行很多资料收集,包括降雨量和地区的土质。 他补充,该组面对的挑战之一,是确保发出准确警报,避免警报有误变成”狼来了”。 鉴定2万土崩区 仄哈山迪说,斜坡工程组已鉴定全马2万1000个容易发生土崩的地区,其中76%,或者1万6000个地区在西马,以及3000个沙巴地区和2000个砂拉越地区。 他说,因须获得大量资料,该组需要5年推行该系统。 大土崩易预测 他说,大马气象局和水利灌溉局会提供相关资料,该系统也获得国家安全理事会的批准,一旦证明可行,将通过电视和电台向人民发出土崩警报。 仄哈山迪解释,土崩容易发生在下雨期间或之后,多在郊区,雪州安邦再也是个例外。 他说,下雨不会造成土崩,不过若情况恶化,会影响原本就不稳定的土质,导致泥土松化而倒塌。 “一般上,大型土崩比较容易预测,因为居民可以观察到一些迹象,比如建筑物的裂痕不断扩大,或者在斜坡地区会大量积水。 “相比之下小土崩难以预测,同样带来威胁,尤其是当一辆车恰巧在土崩时经过,甚至可能被推下悬崖。” 理大研究队获日资助 除了“土崩预先警报系统”,斜坡工程组也正和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在登嘉楼和吉兰丹容易发生土崩的地区研究。 理大的研究团队是获得日本政府的资助,在吉兰丹日里、河畔、登嘉楼肯逸、东西大道研究土壤变化和水灾,这些资料将会用于发展特定地区地理危险预先警报系统。 仄哈山迪说,该组会在该两个州属设立研究站。 他说,为方便土崩预先警报系统的管理和监督,公共工程部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将国内分为六个地区。 Source
Read More
Landslides
南洋商报, 14 April 2013 (安邦13日讯)住在斜坡附近的居民留意,若出现河水突然变混浊、土层表面溢水、水管爆裂、地板、楼梯及马路龟裂等现象,必须尽快向地方政府或公共工程局报告,因为那有可能是土崩的前兆。 土崩及斜坡讲座会 SlopeWatch斜坡监督小组今日向居住在优景高原、优景广场及青翠花园淡江南部边坡的社区居民,举办有关土崩及斜坡的讲座会。 该小组项目主任耶丽库指出,土崩的前兆包括挡土墙突出、土层表面及边缘溢水、篱笆、挡土墙、电线杆或树木倾斜或移动、斜坡出现裂缝、水管爆裂、河水突然变混浊及水平线上扬或下降、地板、楼梯与马路龟裂,及门窗首次卡住。 “居民也必须认识土崩发出的声音,犹如大量泥沙从罗里上倒出的声响。” 她强调,如果居民发现以上前兆,应尽快向地方政府或公共工程局报告,当真正发生土崩时,则必须紧急通知警方。 “土壤向下移动,是由于泥土、岩石及瓦砾受重力影响所致。” 她说,土崩的原因包括陡峭的山坡、将建筑工程多余的瓦砾倒入斜坡、山顶的建筑物施加压力、排水系统欠佳、爆石及地震造成的震动。 “连续2至3天下雨也是土崩的一大主因,土里储存太多水分会使土层变得松软,而导致下塌甚至土崩。 “除人工的斜坡排水系统,其他用以覆盖斜坡的材料包括植物、喷浆、砌石及布套。” 她说,政府也使用挡土墙预防土崩,种类包括垛墙、石笼墙、砌石墙及瓦砾墙。 耶丽库:发现异样速投报 居民应共同监督斜坡 耶丽库指出,土崩分为4大类,冲力从慢至快,包括蠕变、旋转滑动、泥石流及岩崩。 她促上下坡的居民应多加来往,共同监督土崩的前兆。 “一些保险公司有提供土崩保险,为斜坡的居民寻求保障,但火险并不包含土崩事故。” 10方法预防土崩 耶丽库列出预防土崩的10个方法,即清理渠道的碎片及挡土墙的排水孔、修理损坏的沟渠、查明建筑物裂缝及铁制物品如楼梯扶手等生锈的原因、确保草丛铺满土地表层、修复砖块脱落挡土墙、观察斜坡掉下的岩石及水管破裂状况。 她补充,如果民众得知土崩征兆地点的拥有人,可直接向该拥有人报告。 “民众欲知各斜坡的安全性,可向我们求助。 “若我们侦测出土崩前兆,我们会向地方政府报告,他们会在3天内前去调查,若证实是土崩前兆,他们将会采取防范措施。” 详情可联络各自地方政府的工程组,或浏览SlopeWatch斜坡监督小组的网站http://www.slopewatch.org.my及http://slopes.jkr.gov.my。 Source
Read More
Disaster Preparedness
The Star, 4 February 2013 PETALING JAYA: Work has begun on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that can send out alerts at least two hours before a landslide occurs.
Read More
Landslides
1 Mar 2013, The Star IPOH: Residents in Taman Kledang Permai and Taman Arkid woke up to a river of mud flowing on the road in front of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4 Jan 2013 PETALING JAYA: A landslide hit Putra Heights here, leaving several vehicles submerged in mud and soil. No one was injured in the incident
Read More
Landslides
星洲日報, 4 Jan 2013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3日訊)雪州蒲種布特拉高原今午發生山泥從山坡傾瀉,淹埋6輛汽車及1輛摩哆車,所幸沒有造成傷亡報告。 據悉,遭殃的7輛交通工具,都是在事發時路過災場。雪州消防與拯救局接獲投報後,已派員趕往現場進行救災工作。 雪州消拯局助理主任(行動)山尼對記者說,該局於傍晚6時12分接獲投報,指蒲種布特拉高原靠近警局的山坡發生山泥傾瀉,淹沒一條車道。 8女乘客虛驚 他說,從山坡傾瀉至馬路的山泥,約有1呎深,遭殃的7輛交通工具內,共有8名男女乘客,惟全部只是虛驚一場,沒人受傷。 事發後,發展商調動4輛剷泥機至現場進行清理工作,延至晚上8時30分,受困於泥漿內的車輛已全部被拖出,而消拯隊也以滅火喉噴水為這些車輛清洗泥漿。 據1名遭殃的威拉轎車車主阿都達立(58歲)對記者說,當時他載著妻兒,一家三口準備返回第二區的住家,卻在路過災場時遭殃。 他形容當時的情況,猶如海嘯般恐怖,他們呆坐在車內至山泥停止傾瀉後,才開車門逃至安全的地點。 據知,遭殃的7輛交通工具,分別蒙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據一名目擊者陳先生(六十余歲)形容,在整個過程中他沒有聽到任何巨響,只有類似流水的聲音。 兩條路受影響關閉 “我初時以為是水管爆裂,當看著山泥傾瀉,流入布特拉柏蘭嶺路和布特拉巴哈基亞路三叉路口,才知道發生山泥傾瀉。"陳先生說,一些車子被山泥掩埋後,司機迅速棄車踩著泥濘離開,一些則緊急轉彎離開現場。 根據記者觀察所見,布特拉柏蘭嶺路受影響範圍約有100公尺,而布特拉巴哈基亞路則約有500公尺。這兩條路已關閉,以進行救災工作。 附近有屋業計劃 調查是否與填土有關 山泥傾瀉的災場附近,正在進行著一項屋業發展計劃的填土工程,當局刻在調查,有關意外是否與填土工程有關係。 據有關發展商丹斯里吳明璋今晚在現場對記者說,其公司在當地進行一項建造半獨立式與獨立式洋樓的屋業發展計劃,而二手承包商目前正在進行填土工程。 暫停填土工程 他表示,目前還不確定填土工程,是否造成山泥傾瀉的導因,惟他不排除,可能承包商違反安全作業程序,造成這場意外。 他說,公司已決定暫停填土工程,並會配合公共工程局進行調查,至報告出爐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 隨著山泥傾瀉意外發生後,有關發展商也調動4輛剷泥機到災場協助受影響的車主及清理災場。 另一方面,雪州太子園州議員蘇海米今晚到災場巡視后也對記者說,距離災場約1.2公里外,正在進行一項輕快鐵站的興建工程。 他懷疑輕快鐵站加上屋業計劃的填土工程,是造成這場山泥傾瀉的導因。 (星洲日報)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30 Dec 2012 KUALA LUMPUR: The authorities continue to detect soil movements at the slope where an embankment wall collapsed in Bukit Setiawangsa on Friday. Sentul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30 Dec 2012 KUALA LUMPUR: The Bukit Setiawangsa landslip was likely caused by the unsuitable slope protection method used for the hill, according to experts. Universiti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30 Dec 2012 KUALA LUMPUR: The retaining wall in Bukit Setiawangsa was the wrong type which was why it partially collapsed, destroying a luxury bungalow and
Read More
Landslides
The Star, 29 Dec 2012 KUALA LUMPUR: Residents of Bukit Setiawangsa here were rudely shocked late Friday when land erosion caused most part of a 43m concrete embankment
Read More